三万行情书_第4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1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??她被流锦拖进屋里,流锦一边跳一边叫:“《诉风月》唔——”

    ??她一把捂住她的嘴。

    ??“别在这儿说,不然大家都知道我是‘神秘人’啦!”谢青压着声音。

    ??“嗯对,行——”流锦平复情绪,正正色,“那我怎么称呼你?玉篱肯定也不能说,叫老伏?”

    ??“咝!”谢青捶她一拳,“叫青青!”

    ??“哈哈哈哈哈行,青青青青!”流锦咂咂嘴,“唉真讨厌,还得隐姓埋名的,不然就你这热度,拿出来啪啪啪抽传统作家嘴巴子。”

    ??“?”谢青不懂了,“我为什么要抽传统作家嘴巴子?”

    ??流锦扯了下嘴角,冷笑。

    ??谢青迷茫看她,她又一声冷笑。而后清清嗓子,给谢青做科普。

    ??流锦说,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的纷争由来已久。

    ??在很多人的概念里,“传统作家”这四个字意味着清高、严谨、老派、权威。但很大程度上,这个印象的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会接触到的传统作家都是业界名家。

    ??实际上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一样,一样有很多人、一样有许多籍籍无名、一样作品同样有好有坏,观点更各不相同。

    ??对于网络文学的看法上,传统作家圈就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观点。

    ??文学名家们大多相对包容,有些持保留态度,有些认为网络文学的存在象征着文学的百花齐放。

    ??但另一些人,在看法上常没有这样正面。

    ??比如有的人站在学术角度认为网络文学没有深度。流锦说:“有一部分人觉得咱没深度。哎,这一点我是认的,但讲道理,文学也不能全奔深度去啊。上学上班的读者想看点爽文缓解压力,这也没错啊。”

    ??这就跟快餐一样,你可以说它不如其他正经餐饮类别有营养,但你不能否认它有存在的道理。

    ??另外也有一些人,对网络文学的不满可能与利益有一点点关系。

    ??早年有文学领域的博主做过科普,说早些年,中国的文学圈是个“圈”,是个封闭的圈。

    ??想要当作家的人,要么是“文二代”,出自书香门第,要么是拜大家为师。在前辈的带领下结识杂志社或出版社,连载、出版,或多或少要靠那么一点人情。

    ??凭借本身的天赋自己打出一片天的自然也有,但是从比例上说,占比不大。

    ??网络文学的诞生,打破了这道厚厚的壁垒。

    ??网文平台是公开的,注册一个笔名连五分钟都不需要。好像在一夜之间,任何一个人只要能把中国话说利索,就都能发表小说了。大家各自写各自的故事,凭自己的本事吸引读者。管你是何方大师的学生,故事不好看,就是打不过别人。

    ??谁都能当作家了,一些铁律无形中被融化。

    ??借助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,这个产业蒸蒸日上。

    ??传统文学领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出版业,电子阅读本身对出版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,出版商又要追求利润,很多公司无可避免地开始向网络文学出版上转型。曾经的“主流文学圈”,在市场上的声音越来越小。

    ??就算是网络文学圈内部,也不得不承认,自己的存在确实压缩了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。

    ??这些观点原本都可以达成共识,至于后来两方为什么会掐起来,大约是因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有那么一小撮人名不见经传、却又自问怀才不遇吧。

    ??这一小撮人最容易变得刻薄,又往往声音很大,总能迅速激化矛盾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