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强国,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_第26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64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??【科举,一关就是十七年。】

    ??【其实宋朝的科举相比与唐朝来说,是有很大的进步的。】

    ??【首先,对象更宽泛,士农工商,不限出身,谁都可以考,这是很大的进步。到了北宋末年的时候,甚至连僧道都能考。并且,只要考试通过了,立刻授官,效率很高。】

    ??【然后,它的考试规则日趋严密,还限制了考官的权力,这就让有权势的人在里面操作的空间变小了,更加公平。】

    ??【而且,考上的人称“天子门生”,大家都是皇帝的人,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结党营私。】

    ??大考之日。

    ??贡院前面正在对考生们进行着搜身,包括连带进来的馒头都要掰碎了来查看里面是不是有夹带的纸条。

    ??“不允许携带任何书本和小抄入内,违者取消考试资格,三年内不允许再报考。”面无表情的考官在宣读着考试规则。

    ??考

    ??场内,

    ??考生们都有各自单独的隔间,

    ??布置简单,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??考完后,试卷被统一收上去,然后用纸严严实实的糊上名字,之后再由笔吏统一抄写每一份试卷。

    ??誊抄好的试卷被送到阅卷的考官那儿,考官们打完分,再经过一番争吵选出合格的名单后,再把名单以及试卷都送到皇帝那里。

    ??只有等皇帝看过之后,确认没问题才会将糊好的姓名拆开。

    ??到了这时候,新晋进士们才算是板上钉钉,最终出炉……

    ??天幕下一些有了科举经验的,或者是对这个相对熟悉的人开始兴致勃勃的对旁边的家人朋友解释:

    ??“糊名你们肯定猜得到,是为了防止考生和考官串通,把名字糊起来嘛,他们就没办法公然作弊了。”

    ??“誊抄呢,其实是为了防止阅卷官通过字迹认出考生来。”

    ??“其实还有很多别的要注意的,比如不允许在试卷里自报家门,透露个人信息,也不允许用颜色独特的墨。”

    ??人们听得津津有味:“听上去还是很公平的。”

    ??“那是,科举舞弊可是杀头的大罪!”

    ??西汉。

    ??董仲舒有些惊讶:“没想到后世的那些朝代居然将科举进行到了这个地步!”

    ??严格好啊,严格才说明重视,才能更大的保障公平。

    ??他大开眼界,同时也感到有些欣慰。

    ??刘彻也在宫中沉思:“此法甚好,只是不能贸然推行。”

    ??本来推行科举就已经是动了一部分人的饭碗了,若是一下子就变得那么严格,那肯定有人要不满。

    ??虽然他倒是不惧,但是现在是和匈奴交战的关键时候,朝中能少一事也是好的。

    ??等他腾出手来,再好好整治一番也不迟。

    ??武周。

    ??上官婉儿对着武则天盈盈顿身,笑道:“陛下,这封弥之法可是自您这儿起的。”

    ??糊名,也叫封弥。

    ??武则天自然也有些欣喜,这说明自己的这个小小的创举得到了后世的认可,是明智之举。

    ??她轻轻颔首道:“可将此法推行到全部的科举考试之中。”

    ??现在封弥法还只用在吏部的选人试上面,正好借着仙画的东风完全推行开嘛,连阻力都可以无视了……

    ??【不过,科举制度的巅峰,还是得看明清两朝。】

    ??【科举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