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侠义_第154章 碰软钉子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54章 碰软钉子 (第2/2页)

陵君叹口气:
  “我们那是私人友谊,范雎不是俗人,绝不肯因私情而废国事,岂能因我一求而改变秦国国策?
  而且就算他答应了,也只能求得一时的平安,要想长久免受秦害,还得依靠自己能与之抗衡的实力。
  如果寄希望于屈膝献媚、拉交情套近乎,魏国终不免成为人家俎上鱼肉!”
  晋鄙脸上不禁一热。
  军人的职责是用斗争来保卫国家,而自己现在却正处于信陵君感慨所指的范围之内,使他不得不辩解:
  “当然,当然要提高实力。
  可是自惠王后期魏国屡受重创,元气大伤,要想恢复需要时间,暂时还得委曲求全啊!”
  这是以魏安釐王为首的“和秦派”替自己涂脂抹粉的主要理论。
  信陵君真想对他推行的这种不思振奋、只求苟安的政策痛加驳斥。
  但臣下在背后议论国王属于“非礼”;
  忠于安釐王的晋鄙也听不进一句对安釐王的贬词,所以换了话题:
  “不错,我们积弱已久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
  在恢复的过程中面对强敌也需要委婉,关键是我们‘只屈不伸’还是‘以屈求伸’?
  越王勾践夫妇君臣到姑苏给吴王做奴仆,屈之极也,然卧薪尝胆,二十年积聚终灭夫差以伸其志。
  就今之势,如果我们一面与秦保持正常往来,不给他以挑衅的借口;
  一面加强同各国的联合,同力相抗,恐怕秦国也不能这么嚣张吧?”
  晋鄙也知道安釐王本身就最不相信“合纵”,但做为臣下,他却把责任全都推给各国:
  “公子所言极是,‘合纵’确是抗秦的好策略。
  可惜,楚、齐、赵,非奸诈即狂妄,都想利用合纵来实现当霸王的野心;
  韩、燕弱国又只顾借他人之力保护自己,哪个是真心抗秦?”
  显然,晋鄙是坚定地站在安釐王的立场上,信陵君不愿再同他做无谓的争辩,只得再把话题找回:
  “将军之言自有您的道理,但无论如何,无忌终不能与秦丞相握手言欢。”
  晋鄙明白自己碰了个软钉子,但自以为是在“为国尽力”也不觉尴尬;
  然而话不投机也无须再留:
  “见不见范雎,自当由公子决定,在下只是建议,告辞!”
  但他俩却没想到,这件事并不能由个人来决定。
  因为国王已经下令信陵君赴朝会见范雎。
  范雎虽然已经详细了解魏国的目前形势和信陵君的处境,但“君心难测”。
  他还不敢完全确定安釐王在需要的时候是否舍得扔出弟弟。
  所以一到大梁就公开了自己与信陵君的关系。
  实际上就等于在他们已经出现裂痕的“兄弟情”上再撒一把盐,让伤口在痛苦中扩大。
  使安釐王对弟弟日后的生死存亡无所顾惜,然后他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信陵君送上西去之路。
  第二步他准备亮开“秦王招亲”这个题目。
  但信陵君不是轻易受人左右的人,秦王、安釐王一齐施加压力他也不会同意与秦联姻。
  所以范雎不能急于求成,还得绕着圈子走一步看一步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