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58章 化敌为友 (第1/2页)
晋鄙心里明白,大王对信陵君相当不满,才持这种态度夸大其词。 不过,做为挚友,他也真去劝戒信陵君: “无忌,俗语说‘人怕出名猪怕肥’,我们做臣下的最怕引起君主的疑虑。 作战时攻城杀敌往往得胜便收,适可而止,惟恐功高震主反为不美,何况您贵为王弟,位高权重。 内外交颂,锋芒毕露,难免让大王不放心,所以您应当散去门客、收敛韬晦、小心谨慎为好。” 信陵君心中升起一缕忧怨: “怎么是‘锋芒太露’? 又怎么‘韬晦收敛’方保无虞? 不错,当年哥哥之所以能继位,仅仅因为他是哥哥。 也正因为他是哥哥,自己一向热爱尊重。 不止是对王的尊重,而是发自内心的兄弟之情,他有那么不放心? 怀疑自己想取而代之吗? 在我的言行中哪一点表现出这种意向? 不错,在对秦关系上的确与他有分岐,甚至进行过激烈争论,但那全是为‘国家的兴衰存亡’; 使祖宗留下的基业巩固发展、让人民的生活欢悦安康。 至于仰慕贤士,爱交朋友就如其他弟兄、公子们喜欢吃喝游猎、歌舞女色一样? 只不过是一种爱好,他们在那些方面也‘名扬四海’,为‘圈里人’啧啧称赞,为什么对他们就‘放心’? 为什么他们除了那些‘爱好’无才无德却可以高居其位? 而自己想为国家替天下百姓做点儿实事反倒受猜疑?” 想到这里不觉叹口气: “多谢老将军指教,今后是要小心谨慎。 但无忌生于世间,虽不敢说是顶天立地,可也不愿在醉生梦死中碌碌无为,虚度这热血沸腾的大好年华啊!” 晋鄙也叹口气,他什么都懂,但有些话还不便对公子说。 从此,信陵君果然尽量克制自己,不再与安釐王争论,请了长假,也不再上朝。 面前没了信陵君,安釐王清静多了,心里也舒服了。 想不到范雎一来,又给他出了个“招亲”的难题,但他相信,辛垣衍一定能解开。 辛垣衍城府很深,遇事不问先听. 直到听明白对方的意向才拿出自己的观点,而且绝无废话,只几句就能简洁明确的表达清楚: “拒婚必定会惹秦怒;公子又心如磐石,坚不可动。 是答应还是拒绝,可以让公子到咸阳去,自己当面向秦王解释清楚,大王就不担任何责任了。” 对这个建议,不仅安釐王,连范雎都十分赞赏。 坦率地说,他的主要目的只是把信陵君弄到咸阳去交差。 威胁利诱,或逼成婚,什么手段都可以使出来。 但对于信陵君这样的人,能否达到预期效果,并没有把握,还要走一步瞧一步,试探摸索。 辛垣衍却为他拨开迷雾,找到成功的捷径。 只要能让信陵君入咸阳,就是完成任务,而这个“理由”能让信陵君接受。 但范雎惟恐一步走错又成僵局,所以要小心翼翼,事必亲躬才能放心,便又向安釐王建议: “由大王直接下旨,恐怕他还心存疑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