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在七十年代被娇养 第52节 (第1/3页)
看完了两种房间,贝法跟诺德毫不迟疑地都选择了竹制主题的住处。 苏净禾给他们介绍了各种用具如何使用,这才跟其他接待的同志一起出了门。 一听到后面的门关上的声音,刘妮雅就忍不住问道:“这房间里什么都没有,隔壁那间套房可是早早就开始装修了,都是最好的家具,他们为什么不选?” 苏净禾只好跟她解释国内现在哪怕是最好的家具,在他们看来也简陋得很,倒是其他具有当地特色,或者看着与众不同的东西,会让这些外国人感兴趣。 刘妮雅叹了口气:“希望有一天,我们也能发展得跟他们一样好。” 苏净禾郑重地点了点头:“用不了多久的。” 两个德国公司派过来的专家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。 苏净禾安排了一个英文流利的男同志住在他们隔壁,要是遇到什么问题,可以随时解答。 等到筹备组的领导们从京里回来的时候,整个生产线的设备组装已经有了雏形。 苏净禾没花多少时间就跟贝法处熟了,又过了小半个月,诺德也跟她成了朋友,刚到来时始终黑着的一张脸,也变得天天都带着笑容出出进进。 他后来私下跟苏净禾透露,自己是因为在总公司的派系斗争中站错了队,才被发配到了中国。 “他们都说这里的人又落后又野蛮,吃动物的内脏、爪子,工厂里条件差,工人还都是不能沟通的蠢蛋。”说起自己的偏见,诺德的一张白脸都红了,“我来了才发现,都是胡说八道!这里的条件虽然差了一点,可是人都又热情又善良,还勤奋聪明,做事也非常仔细认真,真希望让他们亲眼来看看,才会知道自己以前究竟犯了多大的错误!” “我以前去英国、法国的工厂里也做过技术指导,他们什么都指望我们去教,也不会主动过来学习,一天只上五个钟头的班,光是组装新机器,都用了半个月,可你们从上到下,不单是技术工人,哪怕是普通工人,也对这次引进的新生产线有很深入的了解。” 苏净禾自然知道这些话里不乏善意的谎言。 比如诺德他们公司卖给英国、法国的,无疑是最先进的生产线,而卖给他们的,则是已经被淘汰的生产线。 而工厂里的工人们之所以能完全做到对诺德、贝法他们的指令,把机器以最快的速度组装起来,又对新的生产线相对熟悉,完全是聂正崖在所有设备配件上都标了数字,并且对工人们多次培训的结果。 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 英国、法国公司对技术指导不上心,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生产技术也在同样的水平,就算将来专家走了,也能自己解决。 而国内却没有这样的条件。 诺德是机电双通的专家,贝法虽然弱一点,在机械方面也拿得出手。 新生产线是通过继电器来操作控制系统,相对简单,复杂的是工艺和配方。 苏净禾就跟聂正崖两个人打配合,联合所有翻译组的成员,带上厂里的专家、技术人员,一起拉着诺德、贝法两个人给他们上小课。 合同上专家指导的时间其实只签了八个月,可到了时间之后,在大家的努力下,诺德、贝法两人硬生生拖到了十一个月,才依依不舍地走了。 临别的时候,诺德已经学会了啃鸡爪,自己做鸭血粉丝汤,也早就不用饭堂给他单独准备什么面包果酱牛奶了,不但如此,早上去抢豆浆油条的时候,他跑得比谁都快,吃起螺蛳粉来,还会要求打饭的阿姨多放一份酸笋。 同期军区一共新建了四个厂,引进了九条生产线,其他三个厂或多或少都出了问题,甚至有些到了最后,生产线也没有完全搭建好,唯有军需厂筹备组负责的这一个把生产线全部都搭建起来了,生产出来的产品全线达到了所有的指标要求,而从来意见多多的外国专家,对当地的工作赞不绝口。 诺德和贝法走后的第二天,苏净禾与聂正崖就被军需厂的领导先后找去谈话,分别升了两级跟三级,还推荐他们去参加小范围的高考。 “考得上考不上都不要紧,如果考上了,毕业之后照旧分配回我们这里,如果考不上,我就给你单独写转正申请。” 领导笑呵呵地对苏净禾说。 第67章 这几年里, 虽然一直有恢复高考的风声,但是并没有真正落地实行,学生入学只能通过争取工农兵推荐名额, 部分高校会要求进行能力测试, 再决定是否同意入学, 有些院校则不会对学生能力做任何要求。 这些学生毕业之后, 会回到推荐他们入学的单位或者公社继续工作, 不再由学校进行分配。 筹备组推荐他们进入的是一所军属大学, 苏净禾将进入中文系,聂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