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·徐后传_大明·徐后传_202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大明·徐后传_202 (第2/3页)

纵使朱元璋对其心存疑虑,此时内心里居然真的有了依依不舍之意。
  送别宴上,君臣尽欢,洪武帝下旨,许李善长告老还乡,李善长本来和朱元璋都是凤阳老乡,除了金银宝钞外,还赐了凤阳地界的良田千顷、坟户一百五十家、佃户一千五百家、仪仗二十家等。
  李善长喝得大醉,走路不稳,洪武帝还特意赐了一幅御驾,将他送回韩国公府,这等尊荣,李善长是第一人。
  韩国公府,老妻递过一盏醒酒汤,“你辞官了也好,咱们回到凤阳老家安度晚年,过几年安生日子。”
  李善长喝醉了,但脑子始终很清醒,回想着宴会上他和皇上的对话是否有错处,滴水不漏是李善长为人处世的原则,他不容许自己犯错,要实在疏忽犯了错,也会尽快找出来弥补,因为和徐妙仪燕王已经撕破脸,以后他不在朝上,徐妙仪若反守为攻,他的处境大大不妙。
  正思忖着,公主府的太监和女官突然来韩国公府报喜:“恭喜韩国公,韩国公夫人,今日太医来公主府诊脉,临安公主有孕了。”
  老妻韩国公夫人高兴的直念佛,李善长则如释重负的坐回椅子上,太好了,无论公主生下的是男是女,都是我们李家的靠山!
  且说洪武帝和李善长君臣互相试探,朱棣和徐妙仪焦急的等待消息,却听到了李善长告老辞官,洪武帝厚赐李善长,设了送别宴,君臣尽欢的结果。
  看着徐妙仪失望的眼神,朱棣安慰说道:“李善长这只老狐狸没那么容易对付,这一次迫使他立刻辞官归乡,父皇应该对他有所怀疑,不敢再让他再当一天丞相了。”
  徐妙仪是越挫越勇的性格,短暂的失望之后,很快振奋起了精神,“我知道的,李善长是大明宰相,朝中党羽遍布,即使证据确凿,皇上也不能立刻将他在朝中的势力连根拔起,我们要慢慢的把他磨死。”
  朱棣目光虚浮的看着南边:“镖局和你我的证据都被李善长所毁,不过他应该也没有想到,马三保他们带着藏宝图和第三份文书坐着海船,远渡重洋,去了琉球国。”
  徐妙仪重燃希望,点头说道:“对啊,狡兔三窟,我们就让李善长以为自己消毁了所有证据,已经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,待他松懈麻痹,辞官归乡,朝中势力一点点的被皇上和我们除掉,将来马三保从琉球国寻宝回来,这些证据足够给他最后一击……”
  两人正看着航海图,低声议论马三保此时应该到了那里,周王朱橚失魂落魄的跑来说道:“四哥,妙仪,大事不好!靖江王府被锦衣卫包围,抓了好些郡王府的文武官员下诏狱!”
  徐妙仪大惊失色,“我表哥呢?”
  朱橚说道:“被宣进宫了。”
  徐妙仪莫名一阵心悸,有种不好的预感。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突然亲自造访燕王府,“燕王殿下,皇上宣您入宫。”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马三保临危受命,开始海外游历生涯了。
  ☆、第209章 帝王心术
  朱棣刚刚踏进御书房,就闻得宝剑出鞘,破空刺来的声响,他本能的打算避让,但看清持剑之人的相貌,便定定的站在原地,微丝不动。
  锋利的剑尖轻而易举的刺透了狐裘和蟒袍,在里衣处骤然停下,持剑者问道:“为何不避?”
  朱棣说道:“率土之滨莫非王土,儿臣躲得了一时,躲不过一世。”
  一柄泛着寒光的宝剑隔断了父子,朱元璋握着宝剑,没有收手,也没有继续往前刺,他静静的看着剑尖那一端的儿子,仅仅是一柄宝剑的距离,一臂之长而已,父子之间却像是隔着天涯海角。
  朱元璋冷冷问道:“你在心虚吧,都不问朕为何要对你刀剑相对。”
  朱棣淡淡道:“父皇是天子,天子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