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七零错换人生 第121节 (第2/3页)
?“爷爷我没乱说,真的是,不然您算一下叭,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哦。” 老古板乐了,小丫头还会懂哲学理论?怕不是跟着大人吊书袋。 “那行,我这就算,你要是算错了就……”他环顾一周,发现大家都拿着她的梨膏糖,很想买的样子。“那你就不能来我们这里卖东西。” 安文野有点生气气,“那我要是算对了呢?爷爷您能把我们所有的梨膏糖都买下来吗?” “买就买。”毕竟这么大的计算量,她不可能真算出来,对于这种信口雌黄还振振有词的小丫头,他觉着有必要给她个教训。 身后的推销员迅速在本子上写着,会计掏出算盘扒拉着,所有人都一副看好戏的样子,就等着看看到底谁算得对。不过,看那小姑娘自信满满,抬头挺胸的模样,又觉着不像是胡说。 要是胡说,早心虚了。 “对!就是262块四。”推销员话音刚落,会计的算盘也拨出来了,“确实是这个数。” 老古板一愣,“没错?” “真没错。”会计跟数字打了一辈子交道,没想到论算账速度还赶不上一小姑娘,她好像不需要过脑子。 老古板不信邪,“那我要是给三毛二分五厘一斤呢?我不要820斤,我要854斤。”其实他是怀疑,她跟推销员是不是一伙的,不然这么大的孩子怎么可能算得出来。 毕竟,每个乘数都是两位数,哪怕拨算盘也没这么快。 那他就把两个乘数都变成三位数,看她怎么“算”。 推销员一喜,每斤多五厘,那可是多了好几块钱呢!“好啊,古经理您说话算数,当着这么多大哥大姐的面我可就回去跟领导这么说了啊……” 话未说完,小猫蛋又报出一个数:“277块五角五分。” “还真是啊经理,这丫头也太神了。” 老古板张了张嘴巴,“真是你自个儿算出来的?” 安文野嫌他啰嗦:“是的爷爷,您说话算不算数,买不买咱们厂的梨膏糖啊?”不买她可就走了,还得回家给哥哥检查数学作业呢,忙。 老古板虽然为人刻板,但还不至于反悔,“行吧,你们有多少?” 刘宝英赶紧过去说:“这一批一共八十斤,您可以看一下,咱们阳二钢的梨膏糖包装精美,味道正宗,阳城市里包您买不到这么好的。” “你们是阳二钢的?”老古板想了想,“介绍信有吗?” “有有有,您看。”刘宝英心道小安真是神了,不仅要到阳二钢的牌子,还要到了介绍信,哪怕这儿卖不出去,她们也能去别的地方卖。 老古板非常认真的查看了介绍信,又看了包装,尝过味道,细细的品味,“确实不错,咱们平常进的货是八角五分一斤,你们多少一斤?” 刘宝英可是卖东西的老手,“您看咱们这样的,值个一块没问题吧?” 老古板把眼睛一瞪,“我们售价也没这么高,你们爱卖不卖。” “哎呀您别急啊,我话还没说完呢,东西虽然值一块没问题,可咱们这是全市困难女工第一次做出成品,就图个鼓励,您给九角咋样?” 老古板一想,也就比普通的贵了五分钱,关键这种品质是真好,包装很精美,老百姓们买去走亲访友也有面子。 “行。 于是,首战告捷,小作坊的第一批成品卖出去,就这么收获了72块钱。 第76章 三更合一 72块钱可不少, 也是一个普通工人一个半月的工资了,刘宝英以前也搞过点小买小卖的,但从没一口气挣这么多钱过。 “72, 咱们刨除成本也还能剩60, 60块啊咱们每人15块, 还是清清白白的15块!”她的省心有点颤抖,毕竟不清白的钱挣进兜里也不一定是自己的。 那年的安雅, 挣下的家当是多少人三辈子也挣不到的,可是又有啥用呢?还不是被挂着牌子大卡车拉着游街?还不是得去劳改农场乖乖接受改造? 小猫蛋问:“姨姨,别的都不清白吗?” 刘宝英笑着说:“你还小,不知道咱们平时挣的钱呢, 有些啊……”看向安然, 她没继续说, 忽然恍然大悟。 终于理解她说的“要给大家要个护身符”是啥意思了。 她一开始以为是跟厂里要挂牌和介绍信,看来更重要的还是这个女工合作社, 这是经过市革委会和市委书记审批同意, 在全市都搞得风生水起的合法组织啊, 一旦加入进去,那就是法律都同意的, 谁也说不了“不”字的。 在这一刻,她对安然的佩服是无以伦比的。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当领导,人每天不畏严寒酷暑早出晚归的付出, 自行车都磨损得比人快的付出, 这不就看见效果了吗?百货公司总经理一听她们是合作社的,直接大手一挥,以后有别的食品也可以过来找他,他能收都会尽量收。 帮助女工, 甚至是连工作也没有的待业女家属,这在全市都是光荣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