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节 (第2/3页)
将成为知青下乡的惶恐。 ??她压根就还没有做好准备。 ??陶家婶婶为此很是自责,觉得是自己没有看管好陶兰,一连两天面皮都是苦的,觉得无颜面对陶湘。 ??而陶家叔叔也很无奈,他特意寻街道上办事的人问过了。 ??只是人家公事公办,说“知青下乡是光荣的事,作为人民的一员要积极响应国家新出的号召,打倒一切反动势力。” ??这是无论如何都要陶家出人去下乡当知青的意思,不然两口子火柴厂的工作别想要,说不定还会升级到政治层面被抓典型,后果更难料。 ??一切都来得措手不及,知道这个消息后的陶湘沉闷了一天,直到一天一夜后陶兰也没有要回来的迹象,她也就只能接受了现实,沉默地随陶家叔叔去街道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。 ??这是陶湘第一次出陶家门,踩过长长的水泥陡梯,跨过吱嘎作响的家属楼铁门槛,望着弥漫出浓浓时代特色的旧日街道,一种说不清是悲壮还是怆烈的情绪席卷她的心头。 ??陶湘想,她竟然就要下乡了。 ??尘埃落定,第一批知青下乡的火车后天就会开,留给陶家人做准备的时间不多了。 ??陶家夫妻俩有些心急,他们本来就对陶兰不上心,更别提悉心为其准备下乡的行李,如今知青的人选换成了陶湘,他们顿时焦虑起来。 ??两个人拿着家里的票和钱,一连两天直奔百货商店和供销社采买各种东西,就怕陶湘下了农村后处处缺衣少食,过辛苦难捱的日子。 ??陶家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,就连陶光荣也不敢再上蹿下跳胡闹捣蛋,安静了不少。 ??但这个时候根本没人理他,陶湘不了解陶家叔叔婶婶的良苦用心,此时的她正忙着办理转粮食关系。 ??原身父母的津贴一向是由城镇军民办事处发放,如今陶湘去了乡下,津贴总不能再挂在这城里。 ??然而粮食关系并不是那么好转的,哪怕陶湘有属于原身父母的粮本和副食品本也不行,还得有户口本、街道证明等各种证件。 ??也就是无论怎样,陶家叔叔婶婶都得知情。 ??这操蛋的规矩真让人头疼,陶湘只能向陶家夫妻俩坦白,顺便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。 ??然而话才刚说出口,却见对方两人的反应与所料的完全不同,竟好说话地一口答应了。 ??“你以后一个人孤身在外不容易,我们也照顾不了……”陶家夫妻俩面上担忧之色不似作伪,巴拉巴拉径直说着,“不用说给我们留一半了,把粮食关系都转走吧,免得急用时不够……” ??原来原身每月还分一半津贴给陶家做生活费的吗? ??陶湘闷闷地想着,觉得有些窒息,事情的走向好像跟她猜测的完全不一样。 ??第四章 ??今儿一早是第一批知青下乡的日子,火车站里月台边上人山人海。 ??穿着一水绿色军装的知青们胸前各配着朵大红花,正大包小包往火车上挤,不乏有许多人在与送行的家人告别,其中就包括陶家一家。 ??陶湘直到现在都没弄清楚陶家的叔叔婶婶为什么会那么好说话,每月总共四十五块钱和三十多斤的粮食并副票关系说转就转了,竟大方如斯。 ??不光是这样,短暂的时间里,夫妻俩还为陶湘准备了整整三包行李。 ??一个最大的编织袋大包里装的是棉被席子与脸盆热水瓶搪瓷杯,都是要用票才买的到的城镇紧俏货,怕陶湘在乡下买不到,两人索性一口气都备全了。 ??还有两个装着吃食的小布包,鼓鼓囊囊沉甸甸的,其中一个是陶家婶婶连夜在家做的火车速食,另一个是在百货商店里买的糖果面点,能吃得长久。 ??而陶湘本人则只拖着那只铝箱,箱子里不过就是些衣服,重要的东西,她早已经放进了空间。 ??四样行李被陶家叔叔沉默地背进火车厢中安放好,陶家婶婶则在外头帮着陶湘整了整头上那顶军绿色的帽子,眼圈泛着红,恋恋不舍地一一念叨着。 ??“那个蓝色碎花小包里是给你做的在火车上吃的东西,这路上两天